梔子始載于《神農本草經》,列為中品。其具有瀉火除煩、清熱利尿、涼血解毒等功效,用治熱病心煩、黃疸尿赤、血淋澀痛、血熱吐衄、目赤腫痛、火毒瘡瘍等癥,是臨床上的常用藥。然而在市場中有人將同科屬的水梔子充當梔子入藥,以次充好。水梔子一般只用于工業上提取染料,不作藥用,屬于梔子的偽品,F將水梔子和梔子的性狀鑒別和理化鑒別要點敘述如下,供同仁參考:
性狀鑒別
梔子為茜草科梔子的干燥成熟果實, 水梔子為茜草科大花梔子的干燥果實。
梔子的果實一般為橢圓形或長卵圓形,長為1.5~3.5厘米,直徑為1.0~1.5厘米,表面紅黃色或棕紅色,桅子表面呈紅黃色至棕紅色,表面有翅狀縱棱6條,且每條縱棱之間有1條突出的縱脈紋,多數該脈紋會有分支。梔子果實的頂端留有萼片,基部略尖,有的遺留有果梗。桅子的果皮一般較薄,質地較脆,其內表面顏色較淺,具有光澤,并有2~3條假隔膜隆起。桅子果實種子多為扁卵形狀,顏色為深紅色至紅黃色,味道微酸帶苦,氣味較淡。
水梔子與梔子形狀相似而較大,果實直徑1.2~1.7厘米,顏色為棕褐色至棕黃色,表面的翅狀縱棱較高,果皮一般較梔子厚。
理化鑒別
分別取梔子粉末和水梔子粉末各0.2克于試管中,加乙醇5毫升,置水浴上加熱2分鐘,吸取上清液2滴于濾紙上,揮干,于365nm紫外光下觀察,梔子顯亮黃色熒光,水梔子無此熒光。
上篇:
下篇: